果蔬报价表 | | 手机版 | 无图版

会员登陆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农旅网 » 农业故事 » 农业人物 » 正文

周晓东:让东北稻花飘香海南

发布日期:2019-02-14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4119
 分享到:
  本报记者操戈 邓卫哲

  从一名普通退伍兵,到攻克数个育种技术难题的农业专家,退役28年来,周晓东在农作物育种方面的贡献一次次让人刮目相看。

  周晓东收集整理了3万多份水稻、小麦种子资源,建立私人种质资源库;在辽宁中部地区试种小麦、水稻“一年两熟”获得成功,亩产比单种一季水稻多400斤,且可节约灌溉用水30%;成功将东北水稻品种移植到海南,实现了北稻南移,亩产突破1000斤且口感不变差;两个品种通过国审,累计为国家增产粮食20亿斤……

  “几天不见,水稻苗又长高不少。”海南省华光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总农艺师周晓东一边查看水稻长势,一边娴熟地拔去田间杂草,20多年来,几乎每个春节他都是在三亚市海棠区北山村的水稻育种基地度过。这位曾经有着飞行员梦的退伍老兵,在育种领域闯出了新天地。

  1987年底,21岁的周晓东如愿参军来到空军某部,但却没能与飞机扯上半点儿关系。周晓东说:“指导员直接让我回东北,到北大荒种田。梦想驰骋祖国的蓝天,现实却是在田头劳作,当时别提有多失落。”

  转机出现在1988年,著名军旅词作家阎肃要来北大荒体验生活,周晓东接到命令负责带着阎肃采风。没几天他们便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周晓东向阎肃说出了自己不愿当生产兵的想法。

  “飞机要有人开,飞行员要吃饭,种地和开飞机一样重要。我也种过地,你喜欢的那首《我爱祖国的蓝天》,就是在菜地里写出来的。”阎肃的一番话让周晓东豁然开朗,他开始感受到手上这把锄头的含金量,从此再也没觉得种地苦。那一年,周晓东被评为队里的“生产能手”,荣立三等功。

  1997年以来,周晓东常年在野外搞育种科研。回忆起20年前初来海南时的场景,周晓东说,那年来三亚的时候,身上一前一后搭了两个编织袋,里面装满了此前在东北培育的优质水稻种子。当时没有房子,通往试验田也没有路,他索性买来行军帐篷搭在田埂旁,用煤油炉煮面条解决吃饭问题,每天守在试验田旁,看着水稻秧苗的成长。

  就这样,周晓东在海南开始了他的“北稻南移”梦,希望通过南繁迭代选育出最优质的适合在海南种植的东北大米品种。凭借着在部队锻炼出的那股不服输的韧劲,20多年,周晓东在三亚从筛选的1000多个东北水稻品种中成功选育出6个口感相同、产量相当的优质东北水稻,解决了北方米在海南种出来口感不佳的问题。

  “你看这些育种水稻苗,都是优质水稻经过一代代地改良,才有了今天这些优质的种苗。”在三亚的育种基地里,周晓东用手仔细地拨弄水稻。2014年,周晓东参与三亚水稻国家公园的总体规划和建设,并尝试东北水稻在海南的大面积种植。

  在乐东黎族自治县万冲镇卡法村,周晓东将村里500亩荒地改种东北黑色旱稻,在该地区打造“一县一品”,这个旱稻品种产量与其他水稻相当,价格却是普通水稻的3倍,极大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周晓东根据三亚的气候特征和环境特点,实施阶梯循环种植法,把水稻种植做成农业观光项目,让丰收景象成为三亚一道亮丽的农业种植景观。在他的农业基地,游客不管几月份来,都能体验插秧种田和收割水稻的乐趣,都能吃上当天产的东北新大米。

  “搞育种虽是市场经济主导,但不能光想着自己的钱袋子,要多想想百姓的米袋子和国家的粮囤子。”短暂的军旅生涯让周晓东的人生变得不同,看到农民受益、国家受益,他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责任编辑:王伟
 

 
[ 农业故事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故事
点击排行
农旅网首页 | 追溯体系 | 联系我们 | 农旅网简介 | 公司新闻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13-2014 农旅网 www.0898nl.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海南富汇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协办:海南省工业与信息化厅
琼ICP备2021006702号 琼公网安备46010602001947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130021 联系电话:0898-65928822 邮箱登录 

农旅网官方微信

了解海南农业

手机购买水果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1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