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银珍担起葱子准备到集市去卖。
“妈!我的生活费快没了,你帮我打点钱到卡上。” “要得,等我这两天再卖点葱就给你打来。”挂掉电话,艾银珍挑上撮箕就赶往葱田,便拔了一挑葱,到小溪边清洗干净后,准备挑去集市卖。
几十年一直重复种葱、卖葱的艾银珍,日子虽过得十分清贫,但也感到慰藉,因为她的选择,依靠一颗葱,养活了一家人,包括年迈的父母及四个孩子……
凌晨1点
凌晨1点左右,只睡了5小时的艾银珍便起床装上已洗好的葱,开始了自己的卖葱之行。
“四个娃儿要读书,全家人要生活,所有的希望都在这些葱上,不花费精力哪行?”
今年46岁的艾银珍是秀山乌杨街道长滩村人,丈夫田宗贵是家里的独子。“也想过外出务工,但是家里有老人和小孩,没人照顾总是不放心。”长滩村有很多村民都在种葱,看着收益还行,艾银珍便动员丈夫一起加入种葱队伍,至今已有20余年。
无论严寒酷暑,不管刮风下雨,每天凌晨1点出门卖葱,已然成为艾银珍生活的固定模式。
“路还没修好,是挑起去卖。一手拿电筒,一手扶撮箕,至少要走1个半小时才到县城。天晴还好,落雨天就恼火了,路上全是泥坑,不注意就容易摔跤。”说起刚开始卖葱那几年,艾银珍满是心酸,因为没有固定的客源,她要挑着七八十斤重的葱,挨家挨户地询问,生意不好时,下午才能回家。
早上6点
经过多年的积累,如今的艾银珍有了熟悉的销售门路及较为固定的客源。凌晨拿去批发市场,早上6点左右就能卖完回家吃饭。
这么早回家,总能补补觉吧?
“白天哪有时间睡觉,还要打理葱田、准备第二天要卖的葱。”四个孩子陆续上学后,艾银珍逐渐扩大了葱田规模,现已有10亩左右。有时,也会种一些辣椒、白菜等应季蔬菜。“请不起人,全部都只能自己打理,整天都在和泥巴打交道。好在孩子们都非常听话,只要放假回家都会帮着做事。”艾银珍回忆,有天上午,全家老小齐上阵,摘了700余斤辣椒,又饿又累,但大家都没有一丝怨言。“看到全家人这么齐心协力,付出再多都值得。”
因为舍不得花钱买抽水机,所以,艾银珍10亩葱田的浇灌工作都是靠人工挑水。“买个抽水机,再买些水管,娃儿一个月的生活费就没得了。”艾银珍说,好在葱田离河比较近,挑水还算比较方便,只是自己要多花些时间和体力在葱田的打理上。
晚上8点
因为凌晨就开始起床忙碌,一般晚上8点左右,艾银珍就开始睡觉休息了。
拔葱、洗葱、卖葱……从起床到睡觉,从凌晨到晚上,艾银珍每天的心思基本全都花在这根葱上,生活简单而规律,就连四个孩子,也很少花时间去陪伴。
“从他们上学起,这么多年来,从来没去学校看过,有时候想想还是有些歉意。但他们都很争气,表现很好,从来不用我们操心。”说起孩子,艾银珍感到十分欣慰,“大儿子已经大学毕业,正在找工作;二女儿考上了西南大学的研究生;最小的两个双胞胎儿子今年马上也高考了,成绩还不错。”尽管家庭负担很重,但在孩子教育方面,艾银珍从不吝啬,向来都是“只要考得上,砸锅卖铁也一定要读”。
如今,进城的路修好了,艾银珍也买了辆三轮车,告别了肩挑背扛走路卖葱的日子。“孩子们也慢慢长大了,我相信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艾银珍笑着说。
文/图 通讯员 付冲 张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