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报价表 | | 手机版 | 无图版

会员登陆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农旅网 » 农业故事 » 农业故事 » 正文

水耕蔬菜:让土地效益最大化让农民得实惠

发布日期:2018-01-02  浏览次数:3856

我与新时代

开栏的话

自今天起,本报开设“我与新时代”专栏,深入一线采访我省各行各业代表性人物,讲述他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行动,敬请关注。

■ 本报记者 袁宇

新年第一天一大早,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三亚南繁院)研究员杨小锋便驾车来到距市区50公里外的三亚市育才生态区马脚村热带五彩水耕蔬菜园。

这是三亚首个水耕蔬菜种植基地,占地3亩的蔬菜园里,11个不同颜色的大棚交相辉映,大棚里种植着上海青、菜心、生菜、芥菜等4种水耕蔬菜。

首批水耕蔬菜已经在元旦节前收割上市,每斤均价较市面其他同种蔬菜高出1元多。”杨小锋兴奋地说,依靠大棚生产水耕蔬菜,能够有效避免台风、高温、暴雨、地力下降及病虫害等农业生产中的不利因素,“保障土地产出,促进农民增收”。

杨小锋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农业科技人员更要以此为要求,努力将科技成果本地转化,让农民从中得到实惠。”

研究推广符合海南省情的水耕蔬菜项目是杨小锋团队近年的重点研究项目。“海南热带资源突出,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大有可为。”杨小锋透露,研究团队首先从抗台风入手研制出可抗14级台风的抗风大棚,又结合海南高光照、高温度的自然条件开发出适用于不同农作物的彩色大棚,“为推广可抗台风、全年生产、高效稳产的水耕蔬菜提供了有利条件。”

水耕蔬菜采用无土栽培技术,能有效避开土壤病虫害的影响,且种植期间全程无农药。经过三亚南繁院科研人员改良的彩色大棚水耕蔬菜,配套建设抗14级台风大棚,不惧恶劣天气的影响,更突出发挥海南高光照的优点,使农作物生长速度更快,产量更稳定,口感更好。

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为我们推广水耕蔬菜项目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杨小锋说,为此研究团队提出“工厂化水耕蔬菜”的概念,支持推广水耕蔬菜项目。

什么是工厂化水耕蔬菜?杨小锋表示,就是利用可抗台风大棚与改良的水耕技术,实现水耕蔬菜的“流水线”式的全年生产。“水耕蔬菜种植与育苗环节可同时进行,节省了大量时间。”杨小锋说,水耕蔬菜从播种到采收预计仅需15天,1个月就能采收两茬,“最重要的是水耕蔬菜不消耗土地肥力,也不受土壤环境制约,产量稳定。”

以上海青为例,水耕上海青亩产1600公斤左右,产量与普通土壤种植相当,按照目前每公斤6元的市场价来计算,每茬亩产值9600元,扣除成本5352元,每亩纯收益4248元。杨小锋说,传统土壤栽培大约3个月时间采收两茬,土地年均亩产出远远低于水耕蔬菜。

在育才生态区热带五彩水耕蔬菜园负责人黄文全看来,水耕蔬菜较传统土种蔬菜收割更方便,“左手拎起来,右手持刀收割,采收一株不到20秒,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

我们现在已经在马脚村设立了水耕蔬菜种植示范点,未来将逐步向全省推广。”杨小锋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而现代农业应该逐步告别粗放农业,走向集约化、立体化的发展,“我们正在探索立体种植模式,最上层种植水耕豇豆、中层种植水耕叶菜、底层种植有机蔬菜,最大程度利用土地,使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将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脚踏实地为农民群众谋福利。”杨小锋表示,三亚南繁院未来将与更多的企业开展合作,借助企业的市场资源优势,加速科研成果本地转化,助力海南热带高效农业升级。

(本报三亚1月1日电)

 

 
[ 农业故事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故事
点击排行
农旅网首页 | 追溯体系 | 联系我们 | 农旅网简介 | 公司新闻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13-2014 农旅网 www.0898nl.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海南富汇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协办:海南省工业与信息化厅
琼ICP备2021006702号 琼公网安备46010602001947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130021 联系电话:0898-65928822 邮箱登录 

农旅网官方微信

了解海南农业

手机购买水果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1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