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报价表 | | 手机版 | 无图版

会员登陆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农旅网 » 资讯 » 休闲农业旅游攻略 » 正文

“新农人”逐梦田园

发布日期:2018-06-11  来源:海南日报  浏览次数:2261
 陈统奎。 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徐雪燕(左)在采茶。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更多的“新农人”助力。图为博鳌沙美村村民庭院。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5月,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全球农商研究院、云集共享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乡村振兴千人计划”首期新农人高级研修班在浙大紫金港校区开班,来自全国各地的50名“新农人”汇聚浙大,学习、交流和探讨有关乡村振兴的话题,其中有2人来自海南。
  这些朝气蓬勃、满怀热情的年轻人,不由得又让人想起曾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的乡村建设家晏阳初。中国知识分子近百年的乡村探索,改变的不仅是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更重要的,还有悄然变化的人的思维和生活方式。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新农人”呢?他们身上又有着怎样的特点?
  新时代的“时尚农民”
  所谓“新农人”,是相对于老一代农民而言的,重在一个“新”字,通常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城市的农业从业人员。
  1929年秋天,从美国耶鲁大学留学归国的晏阳初博士,从北京举家迁移河北定县,率领当时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知识分子扎根乡村,教育乡民,掀起过一场著名的“定县实验”。晏阳初提出了“以文艺教育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扶弱,以公民教育克私”四大教育连环并进的农村改造方案。为此,他和同仁扎根河北定县农村,一住就是8年。
  应该说,晏阳初等一批高学历知识分子,就是最早的“新农人”。此后,知识分子返乡多少都会带着一些城市的气息,被称为“时尚农民”。
  此次入选“乡村振兴千人计划”的海南学员徐雪燕,原本是云南人,18年前来到海南,作为一级茶艺师,她热衷茶文化的传播。然而,当看到海南遍布大街小巷的老爸茶店,亟待提升的茶品时,她总在想,这么优良的海岛生态环境,这么深厚的饮茶习惯和氛围,海南应该有更多优质茶的品牌。于是,她决定自己上山种茶、制茶。
  城里的朋友听说她要去偏僻的山区当农民,都提出反对意见,可她毅然前往,并且坦然地跟朋友开玩笑说:“我这是新时代的茶农,放心吧,当农民也能继续像仙一样地飘在山上。”
  2013年,为将云南的“普洱茶皇后”紫鹃引进海南种植,她开始深入五指山雨林山区,考察、选择茶树种植区域,摸索种茶、制茶经验。历经3年不懈努力,她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紫月茶、紫红茶、紫日茶、紫晒茶、紫炒青等“雨林紫鹃”茶系列,丰富了海南茶树品种资源,填补了海南紫鹃茶种植的空白。
  种茶、制茶之余,徐雪燕也并不封闭于山区,她开在城里的茶舍、店铺仍在经营。有空的时候,她也外出学习,丰富阅历和开阔眼界,坚持不断提升自己。
  徐雪燕说,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农村信息闭塞,就跟不上时代潮流,农村地区的进步,需要具备科学文化素质,拥有新思想、新本领的新型农民。作为入选的“新农人”学员,她觉得自己有责任担负起“桥梁”的作用,一方面要把农村地区的特色产品带到城里去,另一方面,要把城市的人流、资源和先进的思想、文化带进农村。
  浓浓的乡村情
  遍布希望的田野,自然、淳朴的风景,总是深深地打动人心。与多年前大家纷纷涌进城市的观念不同,现在,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希望返回农村,重筑田园梦想。
  “乡村振兴千人计划”海南学员陈统奎,老家在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博学村,这里是一处火山石风貌的古村落,菠萝蜜格木料、火山石墙壁、汉式构造民居……这些承载着历史文化的符号和代表着特色生活方式的元素,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中,曾一度被当地人忽视而逐步消失。
  受台湾桃米生态村的启发,陈统奎2009年回到博学村组建“博学生态村发展理事会”,试图将“社区营造”“社会资本”等概念运用到乡村建设中,营造一个团结互助的公民社会,推动建设美丽乡村。
  “决定返乡的时候,到底会走多远,能将乡村变成什么样子,其实并没有很清晰的思路,更多的动力源自一份乡土情怀。”陈统奎说,2012年,他与两位同样返乡建设家乡的海南大学生一起,借助网络社交平台,在海口发起过一场返乡大学生论坛,吸引到200多人参与,其中不乏乡村青年创业者、公益实践者和大学生。
  这群返乡的年轻人,他们大多生长在农村,外出读书或者打工,增长了知识,见识过农村以外的世界,但心中仍然向往着回到自己的家乡。于是,怀着梦想,又纷纷踏上了返乡创业的征程。
  即便不是回到自己的故乡,在农村待久了,也会对当地乡村产生眷恋,与当地村民建立起亲人般的情谊。在山村里,徐雪燕常常免费为当地的孩子上茶艺课,传播茶文化。她坚信,为乡村注入文化灵魂,改造人的思想,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
  无独有偶。时间退回到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年逾九旬的晏阳初再次返回他驻扎了8年、探索研究改变旧农村面貌的定县时,面对早已变了模样的乡村时,他只说了一句“兄弟姐妹们,我回来了”便老泪纵横,不能成声。后来,被称为“中国农民代言人”的温铁军也始终坚持一个观点: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城市反哺农村。
  探索实施产业振兴
  不过,与“欲化农民,必先农民化”的前辈们不同的是,新时代的“新农人”有了更前沿的定位和更清晰的产业化思维。
  在博学村,返乡的陈统奎不是像他的父辈一样务农,而是创办了一家民宿,将传统农业与旅游服务业融合,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在经营民宿的基础上,他还尝试多元化发展,利用互联网、微商平台等向岛外销售火山村荔枝、荔枝蜜,试图提高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振兴,要通过产业振兴来提高乡村居民的收入,围绕农业、农村、农民,做好全产业链条以及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文章。”陈统奎说,例如他正在做的火山村荔枝品牌,其实可以进一步挖掘,发展荔枝产品深加工企业,精品化荔枝主题民宿,以及修建荔枝主题文化体验消费场景等,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农业产品经济价值,还能吸引城市人“回流”,促进农村进步文明。
  此次“乡村振兴千人计划”,支持方表示,将拨出1亿元专项扶持资金,全力为新农人提供创业扶持,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培育1000名新农人,致力打造100个乡村振兴新农人扶持样本,帮助30万农民持续脱贫致富。
  创业培训内容涵盖农业品牌和农村电商运营、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品质溯源、产品设计和网红爆款打造、知识产权和商标注册、精准扶贫政策解读等各个方面。其中,创业实训是整个培训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双导师制,每一名学员都将配有一名来自浙江大学全球农商研究院的校内导师,和一位来自项目合作的电商平台、农业企业的校外导师。
  浙江大学全球农商研究院负责人鲁柏祥博士满怀信心地表示: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乡村振兴千人计划”是中国首次校企合作联合培育农业人才,将会诞生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新农人”,推动实现乡村振兴。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农旅网首页 | 追溯体系 | 联系我们 | 农旅网简介 | 公司新闻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13-2014 农旅网 www.0898nl.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海南富汇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协办:海南省工业与信息化厅
琼ICP备2021006702号 琼公网安备46010602001947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130021 联系电话:0898-65928822 邮箱登录 

农旅网官方微信

了解海南农业

手机购买水果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1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