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正在管护黑木耳。
  近日,天刚露白,綦江区隆盛镇莲花村,建卡贫困户杨永常起身出了门。走在村里的机耕道上,杨永常不时伸展几下身子。
  不一会儿,杨永常就来到村里的黑木耳生产基地。看到一个个木耳菌棒上陆续冒头的黑木耳,他裂嘴笑道:“好好长哟!这里面有我的一份哟!”
  杨永常告诉笔者,莲花村黑木耳生产基地是村里搞的扶贫项目,还成立了綦江区莲花小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全村的13户建卡贫困户都在里面有股份,“不用我们花一分钱,由村里用扶贫资金帮我们入股。”
  据莲花村党总支书记黄安华介绍,合作社注册资金70万元,其中包含30万元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用于场地建设,建卡贫困户每户1万元扶贫资金共计13万元,剩下的则由村民、业主自愿入股,全村人都是合作社的“股东”。
  “基地从去年9月开始筹备,11月开始种植木耳菌棒,目前已经扩种到5万棒。”黄安华说,莲花村海拔970米,适合黑木耳生长,基地已收获了3批黑木耳。
  黑木耳收获以后,销路怎么办?
  这个问题,村里早已考虑好。
  “我们和镇上中桥村黑木耳基地签有合同,由他们提供黑木耳菌棒、技术指导和负责黑木耳的后续销售问题,我们只负责日常的管理和采摘。”黄安华说。
  气候条件、技术、销路都不用愁,种植黑木耳成为只赚不赔的买卖。
  黄安华告诉笔者,黑木耳一年种两季,按季度分红,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相信红利能让每个村民都满意。
  而对建卡贫困户而言,不仅股份分红值得期待,在基地打工的收入也很可观,贫困户在基地管护和采摘木耳,每个月可收入上千元。
  文/图 通讯员 张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