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报价表 | | 手机版 | 无图版

会员登陆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农旅网 » 资讯 » 新闻资讯 » 媒体聚焦 » 正文

绿色产业新土地 促农增收奔小康

发布日期:2015-07-17  来源:海南日报  浏览次数:3317
    绿色产业新土地 促农增收奔小康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连续8年坚持不懈在山区农村推进种桑养蚕新兴主导产业,今年大见成效。种桑养蚕已成为目前琼中山区少数民族群众稳定增收的第一主抓产业。

从2006年试点种桑养蚕绿色新产业,2009年把种桑养蚕当作继橡胶、槟榔之后的农村新兴农业主导产业,在全县各乡镇全面推广。截至2013年10月20日,琼中种桑养蚕遍布全县10个乡镇,桑田面积1.5万亩,养蚕户1516户。2008年全县农民种桑养蚕收入72.1万元;2009年204.5万元;2010年267.2万元;2011年758.5万元;2012年813.3万元。2013年1月至9月,农民种桑养蚕907.5万元,同比效益增长36%,收蚕茧58.2万斤,增长36.7%,已超出2012年全年蚕茧54.4万斤产量。2014年产鲜茧90万斤,农民种桑养蚕收入首次突破1000万元,达2000万元,实现爆发性增长。全县从2008年的72.1万元,到去年的近2000万元,8年增长近25倍。今年桑园面积近2万亩,预计蚕茧产量500多吨,种桑养蚕综合产值近3000万元,预计比去年增长50%。全省没有任何一个县域农业新兴产业出现如此飞速增长的奇迹。

种桑养蚕增加山区群众收入

种桑养蚕不受琼中自然条件的制约,受国际国内经济大气候影响波动小,广大普通农民都能以家庭经营的方式参与,实实在在地增加山区农民收入。

琼中传统的主导产业水稻只能够农民吃,不赚钱。橡胶、槟榔等经济作物在国际国内经济大气候好的时候,一度给农民脱贫带来希望,但最近几年来,价格一路下滑,亩产收入很低。琼中农业局分管副局长刘志峰说:“要让农民手里仅有的土地资源优势发挥出来,提高农田、坡地的亩产收入,切实让农民依靠生产勤劳致富,必须寻找新的农业主导产业。琼中的实践证明,种桑养蚕是能够带动农民富裕起来的新兴农业主导产业。”

多年来留守老人的生产力发挥不出来,创造不了财富,仍然过着贫困生活。种桑养蚕技术不难,体力活不重,只需要勤奋和细心,而留守老人恰恰都很勤奋。四五十岁到七八十岁的老人成为琼中种桑养蚕的主力军,留守老人的生产力解放出来,能够创造惊人的财富。

种桑养蚕对山区少数民族贫困农民来说,不仅仅意味着改变了贫穷的命运,更重要的是收入稳定、生活富裕后恢复了人生的自信心。农民脸上的愁容没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亲友之间、乡邻之间不再因为借钱不还、怕借钱而关系紧张,互助互爱,关系和谐。

红毛镇坎茂村委会常模村的村民小组长王文林家4口人,70亩较陡的坡地,种橡胶树3000株,开割的600株,还种植木薯和益智。1.6亩水田只能种一造,亩产只有600斤,不够吃。2009年全家收入不到一万元,两个小孩上大学一年开销就要近3万元。2009年他带头种桑养蚕,用2.8亩旱田种植桑树,2010年第一次养蚕3张,收入4500元,2011年养蚕收入3.5万元,2014年扩种桑树到16亩,当年8月底卖蚕茧收入2万多元。他充满信心地笑着说:“相信自己的生活越过越好。”

常模村共有农户24户108人,是个穷村,村民住房破旧。村民跟着王文林种桑养蚕,截至2014年2月底,全村24户村民全部发展桑蚕产业,共种植桑苗252亩,修建蚕房20间,2013年产蚕茧15650多斤,村民增收26万多元,是红毛镇首个产蚕茧超过万斤的村庄。桑蚕产业是常模村的主打产业,在村民小组长王文林的带动下,常模村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桑养蚕,2013年常模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6512元。记者看到藏在大山深处的村庄满目青翠,灰墙、蓝铁皮瓦的蚕房特别显眼,村道整洁,部分村民新修了瓦房,一派原始的田园、富美的乡村风光。王文林:“村民邻里和谐,没有以往借钱不还、怕借钱而引起的矛盾。”

实事求是选择新兴主导产业

2006年,经省政府广州办事处牵线搭桥,海南中丝发展公司在琼中发展种桑养蚕。

琼中农业局局长赵文德说:“种桑养蚕对琼中农民来说,是史无前例的新生事物。琼中县委县政府不计较一届班子的得失和眼前利益,大胆创新政策和服务,大刀阔斧地全面推进种桑养蚕。”出发点是发挥本地优势,落脚点是增加农民收入,前瞻性地选择种桑养蚕作为群众脱贫致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兴农业主导产业,开创海南种桑养蚕的历史,改写了海南中部山区农业发展的历史记录,使一项当前惠及琼中山区少数民族群众眼前利益、未来促进海南中部山区群众长远利益的热带蚕丝业得以发端。

“琼中经验”的主要内涵: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其模式:“政府十企业十农户”。其本质上是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的经济开发新方式,是实现绿色崛起、让群众共享生态环境保护成果的发展山区特色经济的新路子。政府只管制定市场规程和提供服务,经营主动权交给企业、还给农民,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选择国内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海南中丝发展公司总经理钟昌江说:“我们负责收购琼中农民的蚕茧,并与农民签订最低保护价,在育种、养殖、防病、治病等方面,给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琼中是全省的生态核心自然保护区域,能开发的林地已经不多。全县有农田6.9万亩,其中3万亩中低产田可改为桑田,加上排灌措施较好的坡地、各农场的改种土地,可拥有7万-8万亩以上的桑田面积。以去年的农产品价格计算:种桑养蚕平均每亩桑田年产桑叶7000斤,可收获蚕茧360斤以上,桑田亩产利润为4896元。种桑树4个月就可采割养蚕,收获期为20年以上。每亩坡地种橡胶收获期的利润为一年992元。种橡胶8年后才有收获,收获期为15年。每亩坡地种槟榔收获期的利润为一年1661元。槟榔种植5年至8年后才有收获,收获期为15年。每亩水稻的利润为一年1536元。当前种桑养蚕比种植橡胶、槟榔和水稻的效益都好。种桑养蚕本身是生态产业,不破坏生态核心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

因此,在2007年试养成功基础上,琼中县委县政府做出了重大决策:把种桑养蚕确定为农业新兴主导产业,明确种桑养蚕是今后5年全县农业产业化重点发展和扶持的对象。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桑蚕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构建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发展

琼中县委县政府创新服务方式,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种桑养蚕新兴主导产业发展,为广大农民解除后顾之忧,确保农民增收落到实处。

建立县、乡镇、村三级种桑养蚕技术服务网络,组建专家、技术骨干队伍共150人,其中县级10名,乡镇级技术员共40名,村级农民技术辅导员100名,给种桑养蚕的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基本做到每个乡镇有4名种桑养蚕生产技术员,走村进户进行技术推广服务,农民不用出村,就可得到全面的技术指导和服务。2012年以来,共举办各种种桑养蚕技术培训班300期,培训农民和农村技术骨干达到1.3万人次,发放资料13.5万份。邀请中国农科院蚕研所等科研院校的权威专家到田头,现场解答农民种桑养蚕的难题。目前80%种桑养蚕的农民已掌握种养技术,养每张蚕的鲜茧产量都在80斤以上。

创新金融服务农业方式,通过小额信贷贴息政策解决农民种桑养蚕资金难题,累计通过小额贷款解决资金1953.4万元,县级财政贴息130万元。对农民种桑养蚕给予资金补贴扶持,农民新种植1亩桑树并投产养蚕,县政府给予500元的桑苗无偿提供。农民建标准蚕房,县政府每户给予补助7000元。农民年生产蚕茧超千斤或万斤的村庄,县里到年终考核评比时将给予3000元到5万元不等的奖励。自2007年以来,琼中累计投入1.1亿元用于发展种桑养蚕,其中省级资金3300万元,县级资金7700元。投入4963万元用于农户扶持桑苗、农资、机耕、小蚕共育、盖生产性蚕房等种桑养蚕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700万元完善桑田道路、水利设施等生产基础建设。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农旅网首页 | 追溯体系 | 联系我们 | 农旅网简介 | 公司新闻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13-2014 农旅网 www.0898nl.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海南富汇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协办:海南省工业与信息化厅
琼ICP备2021006702号 琼公网安备46010602001947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130021 联系电话:0898-65928822 邮箱登录 

农旅网官方微信

了解海南农业

手机购买水果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1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