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报价表 | | 手机版 | 无图版

会员登陆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农旅网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政策解读 » 正文

中国现代农业的信息化之路

发布日期:2013-06-17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李永生 何定明 房宁  浏览次数:2029

  农业信息化在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让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同时,也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各级“三农”工作者能力和水平的有力推手。
  近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化以实现农业行政管理高效透明为目标,推动“三农”管理方式创新。2002年以来,农业部着手规划“金农”工程,于2007年正式启动,按照做大一个国家农业数据中心、做强一个国家综合农业门户网站、完善一个农业电子政务支撑平台的总体要求,组织实施了“金农工程”一期项目,明显提高了我国农业资源管理信息化和农业行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康爱国是河北省康保县植保站的工作人员,从事病虫鼠害测报工作30年。农业部门近年来实施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让他感受到“数字化”与“手工”的天壤之别。“以前是白天调查,晚上加班统计,通过打电话、写信的方式给省里和农业部报告。现在,原始数据录入系统,几分钟就能自动分析汇总结果,瞬间上传。而且系统能够自动分析生成图表,表现出病虫害动态趋势,这在以前是很难实现的。”康爱国说,效率更高,分析更科学,是信息化给病虫害测报带来的最显著的变化。
  不止病虫害测报。通过“金农”工程建设,农业部本级建成了14个涉及农业生产进度、农产品价格及贸易等方面的大型数据系统,建设了农业政策法规、农村经济统计、农业科技与人才、农产品价格等60多个行业数据库。各省也相应建立了涉及面广、更新及时的农业行业发展数据库,并且初步实现了部省农业数据资源共享。
  信息资源建设的推进,提升了农业行业的管理支撑能力。目前,已有包括农药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民负担、农村土地流转等31个业务系统陆续上线。各地农业部门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在浙江省绍兴市,20多家农资销售点所售农资产品须经农业部门备案准入,并赋予唯一编码。农民凭“安全农资卡”实名购买农资。购买者及其商品信息全部上传至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的农资实时监管平台,农资执法人员可远程监管农资购货渠道、销售去向等。一旦出现问题农资,农民也可凭小票追溯。浙江省农业厅在2011年启动的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建设项目,累计投资约880万元,开发了农资实时监管操作平台、农资实名购销平台。目前已在25个县、804家单位试点,对农资生产、流通、使用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管,建立起农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在上海市近郊1400个涉农行政村,农民在安装到村的涉农资金监管平台“农民一点通”上,就能查询到本人和其他村民的补贴情况及相关政策,若有疑问,还可以随时咨询投诉。2009年起,上海市全面推进涉农补贴资金监管平台、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和农村土地承包流转信息管理平台。截至2012年12月底,涉农补贴资金监管平台共公开信息近245万条,涉及补贴资金超74亿元;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已录入3330亿元总资产、982.9亿元净资产的数据信息;全市农村承包合同98%已建立了电子档案,流转面积80%已录入系统。不止上海,江苏、浙江、山西、河南、北京等省(市)85%以上的乡镇也已建立了集体“三资”监管平台,部分地方已经实现了由单机向网络的升级。

  涉农电子政务的推行,农业生产经营监测系统的建立健全,使各级农业部门科学决策、主动应对的水平大大提升。
  在以信息化推动农业行政管理高效透明的同时,农业部还以提供灵活便捷的信息服务为目标,积极构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拓宽信息服务领域,农民一机在手,就可以享受便捷高效及时的信息服务。
  以“三电合一”工程建设为抓手,农业部精心构建了全国“12316”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体系。以“12316”热线为纽带,包括农业信息网站、电视节目、手机短(彩)信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农业信息服务格局初步形成。“12316”每年咨询人数上千万人次,帮助农民增收和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亿元,在很多地方已成为农民和专家的直通线、农民和市场的中继线、农民和政府的连心线。
  今年3月,在辽宁省辽中县牛心坨镇姜家村,12316金色田野信息服务的专家下乡,不少农民“抢”着把专家往自家大棚里拉。“‘12316’的专家,三言两语我们就明白了,现在我有问题就打‘12316’,我们最相信热线专家的指导了。”农民们对“12316”专家的信任,缘于这条热线真正为农民提供了便捷、有效的信息服务:12小时人工话务值守、24小时自动语音应答、365天无休的全时段服务模式,省内各地拨打均按市话标准计费,全省200余名农业专家通过坐席值班及远程连线等形式及时提供权威解答。有统计显示,该热线开通6年多来,累计受理解答农民各类咨询200多万例,目前日话务量超过3000个。
  在北京,“12316”热线改变了一个叫彭福龙的昌平区农民的生活,使他从菜农转型为农业观光园的“老板”。因遇到生产技术难题,他给北京农业公益服务热线“12316”打电话,值守的热线专家曹华不但帮他解决了技术难题,还帮着他引进观赏椒、羽衣甘蓝等50多种特色盆栽蔬菜,3000多盆形状各异的蔬菜作物把原有的大棚打造成了创业农业观光园,光门票收入就达百万元。自2008年开通的北京农业公益服务热线“12316”,增加了在线视频和三方通话,如今也开始“转型”——不仅关注农民的生产、经营及政策、法律咨询,也成了城里人京郊游、特色采摘、阳台种菜的“百事通”。
  经过多年努力,各级农业部门初步搭建了面向农民需求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科技、市场、政策等各类信息。据统计,我国农业网站数量已达3.1万多家,其中政府建立的有4000多家。全国100%的省级农业部门设立了信息化职能机构,97%的地市级农业部门、80%以上的县级农业部门设有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70%以上的乡镇成立了信息服务站,乡村信息服务站点逾100万个。
  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日渐综合化、多样化的同时,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模式也不断丰富,政府主导型服务模式蓬勃发展,社会参与型服务模式快速推进,增强了信息化建设投入,丰富了信息化服务内容。
  在农业部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三大电信商签订战略合作框架的引领下,通讯运营商、IT企业、涉农企业等市场主体参与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高涨。吉林省在“12316”热线平台、短(彩)信平台、乡镇网站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上,探索建立了“农业部门主导、电信企业投资建设、双方共同或委托第三方运维”的工作机制,目前各平台依靠自身运营收入即可实现业务拓展。浙江省与通讯运营商签订农村示范点建设、降低农民短信费用等合作协议,政府实际承担的每条短信费用不到1分钱,浙江移动公司一次性投入1000万元用于硬件平台建设,电信公司对全省4300个贫困村信息服务店降低宽带接入资费,并免费提供接入设备。
  此外,农民合作组织主导的社会化运作模式也风生水起。山东省东营市“百姓科技”模式是以信息协会为龙头、以百姓使者为支撑、以农民会员为主体的信息服务模式,延伸到山东6个地市20多个县,发展百姓科技农民会员5万多户。河南省兴华农业信息服务专业合作社,在4万多个村组建立了服务点,吸纳2.5万多家基层商店成为社员店。
  如今,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大格局方兴未艾,农业信息化大发展的画卷在中国大地上徐徐展开。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与其他国民经济产业信息化相比,农业信息化存在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和地区间、行业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亟待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工作重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信息化日益显示出改造、提升传统农业的独特优势。但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镇化的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全社会需求的迫切,对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推进农业信息化,仍有许多问题亟待破解。
  整体发展水平低。一些地方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尤其是基层农业信息基础条件严重不足,农村电脑普及率低,信息传输在乡、村、户环节出现“梗阻”,信息化“最后一公里”成为制约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问题;同时,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特点、针对性、及时性、有效强的信息严重不足,信息服务的“最初一公里”成为农业农村信息化的瓶颈。
  发展不平衡。一方面,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较快的地区相对较高,偏远、贫穷的欠发达地区信息化水平普遍偏低;另一方面,领域发展不平衡,生产和经营环节信息技术应用落后于电子政务和信息服务发展。
  投入严重不足。由于农业生产过程长、生产类型及农产品多样、农村经济社会管理复杂等特性,决定了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内容极其复杂,农业信息系统和产品的普适性较低,需要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
  此外,对农业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部门间的统筹有待加强,农业信息技术产品集成示范应用力度不够等,都制约着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对此,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2012年11月在调研北京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时强调,尽管农业农村信息化有了长足进展,但与中央的要求相比、与社会发展进步需要相比、与广大群众的期待相比,农业农村信息化还有很大差距,真正使信息化融入农业现代化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任重道远。
  《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提出了未来建设的“五大任务”:夯实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加快信息技术武装现代农业步伐、助力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式发展、推进农业政务管理迈上新台阶、开创农业信息服务新局面。为完成上述任务,重点实施“三大工程”,即“金农工程”二期、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农业信息服务工程,全面夯实信息化基础,加快信息化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提高信息服务效率和水平。
  今年4月,农业部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意见,提出了围绕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强化市场信息服务能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信息化水平、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手段、提升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能力等十项重点任务,着力解决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农业现代化为农业信息化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和领域,农业信息化为农业现代化架起了通往未来的金桥。我们有理由相信,按照中央的战略部署,各级农业部门积极推动,社会力量热情参与,新时期的农业信息化工作将在“四化同步”的征程中取得新突破,中国现代农业的信息化之路一定会实现新跨越。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农旅网首页 | 追溯体系 | 联系我们 | 农旅网简介 | 公司新闻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13-2014 农旅网 www.0898nl.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海南富汇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协办:海南省工业与信息化厅
琼ICP备2021006702号 琼公网安备46010602001947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130021 联系电话:0898-65928822 邮箱登录 

农旅网官方微信

了解海南农业

手机购买水果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1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