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报价表 | | 手机版 | 无图版

会员登陆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农旅网 » 技术资料 » 种植养殖 » 正文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发布日期:2018-10-26  来源:种植问答网  浏览次数:3153
    小麦纹枯病属土传性病害,近年来随着种植制度的改变、水肥条件的改善和高产耐密小麦新品种的推广与应用,其发生程度也日趋严重,某些感病品种的发病率已高达80%,已成为小麦生产的一种重要病害,严重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为帮助广大农民有效防治小麦纹枯病,滑县农业局鲁召军和滑县植保站苏广艳撰写了该文,现编发如下。

  危害症状在整个生育期均可浸染发病,常造成小麦烂芽、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烂芽是指在小麦出苗期芽鞘变褐,然后芽枯死腐烂,不能出土;病苗枯死多发生在3~4叶期,发病初期第一叶鞘上出现灰褐色云纹病斑,后因抽不出新叶致使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是指拔节后在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边缘浅褐色病斑,病斑融合后,茎基部呈云纹花秆状;枯株白穗,发病后期病斑侵入茎壁形成灰褐色椭圆形眼斑,造成茎壁失水坏死,最后病株因水分、养分丧失过多而枯死,形成枯株白穗。此外,有时该病还可形成病侵交界不明显的褐色病斑。

  传播途径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播种后开始浸染危害。在田间发病过程可分5个阶段,即冬前始发期、越冬期、横向扩展期、几何倍增期及枯白穗发生期。冬前始发期,小麦发芽后,接触土壤的叶鞘被纹枯菌浸染,症状发生在土表处或略高于土面处,严重时病株率可达50%;越冬期,外层病叶枯死后,病株率和病情指数降低,部分病株带菌越冬,并成为翌春早期发病重要浸染源;横向扩展期,春季2月上中旬至3月中旬,气温升高,病菌在麦株间传播扩展,病株率迅速增加,此时病情指数多为1~2;几何倍增期是指3月中旬至4月上中旬,随植株基部节间伸长与病原菌扩展,浸染茎秆,病情指数猛增,这时茎秆和节腔里病斑迅速扩大,分蘖枯死,病情指数升级。枯白穗发生期在4月下旬以后,发病高度、病叶鞘位及受害茎数都趋于稳定,但发病重的因输导组织受害迅速失水枯死,田间出现枯白穗。

  发病条件发病适温16℃~20℃。凡冬季偏暖,早春气温回升快,阴雨天气多,光照不足的年份发病重;冬小麦播种过早、秋苗期病菌浸染机会多、病害越冬基数高,返青后病势扩展快,发病重;重施化肥、轻施有机肥,重施氮肥、轻施磷钾肥,发病重;沙质土壤发病率高于黏土地、黏土地重于盐碱地。

  当前防治对策采取配方施肥,适当增施腐熟有机肥和磷、钾肥,切忌偏施氮肥。对已发病的麦田,可在小麦起身期每亩用8~10克井冈霉素,对水50~60公斤,对准麦苗基部发病部位均匀喷雾,7天后再重喷1次,在孕穗期再用粉锈宁10~15克对水120公斤喷雾。
 

 
[ 技术资料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资料
点击排行
农旅网首页 | 追溯体系 | 联系我们 | 农旅网简介 | 公司新闻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13-2014 农旅网 www.0898nl.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海南富汇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协办:海南省工业与信息化厅
琼ICP备2021006702号 琼公网安备46010602001947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130021 联系电话:0898-65928822 邮箱登录 

农旅网官方微信

了解海南农业

手机购买水果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1947号